遠景古建筑設計—實現(xiàn)古建筑設計的商業(yè)和休閑化——青城山景區(qū)整體提升方案
在前往青城山的路上,不知為什么心里突然憂傷起來。人生境遇如此,本來就無所謂獲得與失去,但心卻已然被生活的真實所蝕刻。所以便希望著能藉此讓心靈得到釋然。
想到蓮花生大師所說的一句話:“我從未離棄信仰我的人,或甚至不信我的人,雖然他們看不見我,我的孩子們,將會永遠受到我慈悲心的護衛(wèi)。” 于是他寫了《班扎古魯白瑪?shù)某聊返倪@首,他就是扎西拉姆?多多。
綿綿陰雨中的青城山,尋路而行,拾階而上。濕潤而綠油油的,樹林間浸潤著氤氳之氣,宛若仙境。“自古青城天下幽”,在揮汗如雨的時候,才更能感覺道士在山里生活的蹉跎歲月,和他們的付出與所得。
若真能做到,便也放下一切了。在一柱心香燃起的飄渺之間,把一切思緒散盡無垠之中。
就如班扎古魯白瑪?shù)某聊粯樱?/div>
默然 相愛
寂靜 歡喜
遠景古建筑設計打造青城問道
http://chengdu.cncn.com/jingdian/qingchengshan/profile
四川青城山,素有“洞天福地”、“人間仙境”、“青城天下幽”之譽,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,古稱丈人山,方圓100余千米,高峰海拔1800多米,為邛崍山脈的分支,北接岷山,連峰北絕,山林青翠,景色青幽。城外諸峰環(huán)繞,山上樹木茂盛,山路兩旁古木參天,濃蔭覆地,群峰環(huán)抱,四季常青,故名青城山。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。前山景色優(yōu)美,文物古跡眾多;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綺麗、原始華美如世外桃源。青城山是邛崍山脈南段的東支,地質構造復雜,奇峰疊嶂、幽谷深潭、古洞蒼巖縱橫其間。這里屬中亞熱帶四川盆地濕潤氣候區(qū),夏無酷暑,冬少嚴寒,雨量多,濕度大,常為云霧籠罩,滿山林木蔥蘢,四季青翠。山上花卉資源豐富,觀果、觀葉植物繁多,盛產野生藥材,在追求質樸、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,這樣的自然環(huán)境無疑是一處洞天福地。這里的道觀亭閣多藏于綠蔭叢林之中,或隱或現(xiàn),意境幽深。青城山以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幽古清雅博得“青城天下幽”的美稱。
遠景古建筑專業(yè)設計團隊成功案例之青城山景區(qū)整體提升方案
項目名稱:青城前山景區(qū)提升改造概念策劃方案
設計業(yè)主: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(qū)管理局
設計單位:遠景設計研究院
設計時間: 2012年5月
項目地點: 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景區(qū)
項目概況: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、成都平原西北部,據(jù)成都68公里,距都江堰市區(qū)16公里。為邛崍山脈的分支,全山林木青翠,四季常青,諸峰環(huán)峙,狀若城廓,故名為青城山。景區(qū)面積200平方公里。本項目位于青城前山景區(qū)門戶位置,游線起止點為斷山門與建福宮,其中包括豪紳酒店到新山門(沿機動車道)、新山門到鶴翔山莊(沿機動車道)、茶園、赤城閣到建福宮(沿機動車道)、坊寧小徑。坊寧小徑為本次打造重點段,線路因取義訪“五月丈人”寧封子,故名“坊寧小徑”。
設計特點:本次項目以打造斷山門到建福宮人行游道為目的,以融入道教文化和寧封子文化為設計手法,以景觀與環(huán)境相融為景觀立足點,從而提升新山門到建福宮整個青城前山景區(qū)的景觀品質。本次設計重點段為“坊寧小徑”,此段重點突出景觀與文化相結合。設計以發(fā)掘“坊寧小徑”深刻的文化內涵為出發(fā)點,以恢復人文歷史古跡為目標,將寧封子這一傳奇人物與道家文化融合的精華表現(xiàn)在游步道中,讓游人深刻體會青城山濃郁的道家文化與歷史人文風貌。讓“坊寧小徑”真正成為青城的門戶景觀,給游人以感觀與心靈的熏陶。